秋霁观野物

雨毕天高卷断虹,郊原无物不秋丰。
禾麻自称霜前熟,梨枣偏依日处红。
烟外短帘闲映柳,水边轻翼暗随风。
田庐我亦牵魂梦,归去嵩阳一老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霁观野物》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七言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宋庠,北宋时期的文人,以文采著称,其诗作在宋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2. 诗句原文及翻译
  • 禾麻自称霜前熟:描述了农田作物在秋雨之后成熟的景象。
  • 梨棗偏依日处红:描绘了晚霞映照下,梨树和枣树上的果实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 烟外短帘闲映柳:描绘了烟雾缭绕之中,帘幕随风摇曳,与垂柳相映成趣的画面。
  • 水边轻翼暗随风:形容水边的飞鸟轻盈地掠过水面,随风而动。
  1. 诗词赏析与注释
  •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受。诗中的“秋霁”一词,既指秋高气爽的天气,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豁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田庐我亦牵魂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田野、房屋等乡村景象,传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无限憧憬。
  • 归去嵩阳一老瓮:这句意味着作者愿意回归故土,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归隐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生活的向往。

《秋霁观野物》作为宋代宋庠的一首著名诗作,不仅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受到后人的喜爱,还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被传颂至今。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