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高躅耸簪绅,寂寞无人继后尘。
一代风流虽已远,千年名德镇如新。
幸抛印绶归空谷,得与湖山作好春。
若较前贤那可并,却惭温诏下严宸。
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是宋朝文学家吴芾的作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分析:
作者介绍:吴芾,字明可,号湖山居士,生于绍兴二年(1132),浙江台州府人。他的科举之路颇为坎坷,曾因揭露秦桧的卖国行为被罢官。但正是这一曲折的人生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社会责任。
诗歌内容:诗作《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与前辈贤达,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其中,“二疏高躅耸簪绅,寂寞无人继后尘。一代风流虽已远,千年名德镇如新。”等诗句,不仅展现了他对前人的尊敬和怀念,也体现了他个人对于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
艺术价值:吴芾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其个人遭遇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深刻批评和反省。通过对杨季恪等人事迹的赞颂,反映了宋代文人在动荡时期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担当。
历史背景:南宋时期,由于金朝的威胁和经济的衰退,朝廷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和无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吴芾这样的官员不仅要面对个人的困境,还要承担起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责任。他的经历和作品,成为了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吴芾的《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更体现了一位有责任感的历史见证者的形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时代风气的批判,诗篇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