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送春有作

三月三十日,春去人尽惜。
我独惜春多,欲留春不得。
忆昨仕行都,亦屡逢春色。
王事多鞅掌,常苦无暇隙。
担上看桃李,负春长叹息。
每欲早归田,恨不生羽翼。
及至今得归,亦复少欢适。
平生无室庐,方且事工役。
老妻病累年,年来觉转剧。
百事总关心,十日九不怿。
把酒对东风,一春能几夕。
因念梦幻躯,处世不满百。
今日六十三,已是桑榆迫。
纵使到七十,能得几年客。
幸春有旧好,一笑常莫逆。
今既舍我归,动是经年隔。
聊复倒离樽,与春话胸臆。
我方葺园亭,随分足泉石。
准拟共东君,著此几两屐。
丁宁春早回,莫使常相忆。
今宵已拚醉,坐待东方白。
明旦各分飞,断肠芳草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戌送春有作》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全诗如下:
丙戌岁寒梅开时,
我独无酒醉花里。
东风吹雪到南国,
一树梅花在东市。
春风如水荡心肠,
万里江山空自老。
此身虽健何所为?
欲归却恐春将去。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梅花作为象征,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在寒冷中绽放出希望之花。通过描绘东市盛开的梅花,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并且暗示了时间流逝、春光易逝的主题。

最后两句“此身虽健何所为?欲归却恐春将去”,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健康但不知如何度过余下的时光,又担心春天即将过去而无法留住。这种无奈和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