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
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
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
《过临淄》是宋代诗人李格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历史变迁与时间流转的主题。诗中“击鼓吹竽七百年”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临淄作为古代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介绍:李格非,字文叔,宋齐州章丘人,是李清照的父亲。早年用意经学,神宗熙宁间进士,哲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绍圣时通判广信军,历任校书郎、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京东提点刑狱等职。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罢职,崇宁元年入元祐党籍。约卒于崇宁四年,年六十一。工词章,论文主“诚”。
诗歌原文: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
诗歌翻译:敲击着鼓和竽演奏了七百年,临淄城阙依然如故。如今的只有耕种的人,曾经得到那九府的钱。
《过临淄》不仅是宋代诗人李格非对临淄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