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一声

阴阴三四木,官舍悄无邻。
何处黄鹂啭,来惊白发新。
浪随殊俗过,可负旧山春。
自笑亲香火,看经作钝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闻黄鹂》是由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世界,更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思乡之情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世尊称为“韩柳”。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社会问题,语言简练有力,风格独特。
  2. 诗歌原文: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王畿优本少赋役 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3. 诗意解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子规鸟叫声的习以为常,然而突然听到黄鹂的鸣叫打破了这份宁静。第三四句通过描述黄鹂的出现,诗人表达了一种梦境般的感觉,仿佛自己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熟悉的家乡,看到了满眼春意盎然的景象。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景色,远处的麦田和天空中的白云,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他希望能再次看到这样的美景,与远方的家人分享这美好的时刻。

《闻黄鹂》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作,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展示了柳宗元的文学天赋,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