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三四木,官舍悄无邻。
何处黄鹂啭,来惊白发新。
浪随殊俗过,可负旧山春。
自笑亲香火,看经作钝人。

诗句解释:

  1. “黄鹂一声”:描述黄鹂的鸣叫声。这里的“黄鹂”是指黄莺,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
  2. “阴阴三四木”:”阴阴”形容树木茂密,遮天蔽日,给人一种幽静、凉爽的感觉。”三四木”可能指的是几棵高大挺拔的树木。
  3. “官舍悄无邻”:描述官府的房子周围没有邻居,可能是因为地处偏远或者建筑风格独特。
  4. “何处黄鹂啭”:提问的方式表达出对黄鹂歌声的期待和欣赏。
  5. “来惊白发新”:黄鹂的叫声突然响起,让人感到惊喜,尤其是对于已经满头白发的人来说。这里的“惊”表达了一种意外的喜悦。
  6. “浪随殊俗过”:指随着世俗的变迁,自己像一叶孤舟,漂泊不定。
  7. “可负旧山春”:意思是说即使身在异乡,也可以感受到家乡春天的气息。
  8. “自笑亲香火”:自嘲地说自己亲自参与烧香拜佛的活动。
  9. “看经作钝人”:形容自己虽然在寺庙里虔诚地学习经文,但却学得不好,形容自己的愚笨或不聪明。

译文:
我独自一人,站在寂静的森林中,四周环绕着茂盛的林木。我寻找着那悦耳的黄鹂鸟叫声,但始终未能找到。忽然,一阵鸟叫划破了宁静的空气,让我不禁惊讶于这美妙的声音。

我在这座偏僻的官舍中独自居住,四周没有任何邻居,仿佛与世隔绝。每当听到远处的黄鹂声,我都会心生喜悦,因为这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开始感慨世事的变迁。就像那漂泊的船只一样,我在这世间四处流浪,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地方。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真的能够承受住这些变迁带来的冲击。

我常常在寺庙中烧香拜佛,希望能得到一丝心灵的慰藉和指引。然而,尽管我在经文中苦苦钻研,却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我感到自己就像是一只笨拙的熊,试图在丛林中行走,却总是迷失方向。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黄鹂的叫声以及作者在自然中的孤独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慨。从宁静的自然到内心的喧嚣,再到对信仰的追求和困惑,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