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简莘叟

红叶飘萧秋后山,相望止在一溪间。
老夫无用方安命,夫子何为蚤闭关。
世事不随歌吹乐,此身略与水云闲。
经年不见宁相外,安在区区事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简莘叟》是宋朝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作者:《奉简莘叟》的作者是沈辽,字叡达,杭州钱塘人。他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
  2. 诗作内容:诗中描绘了秋天后的山景以及与友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红叶飘萧”和“相望止在一溪间”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认为世事并不随歌吹乐而变化,诗人的生活态度相对淡泊,与世无争。最后两句,“经年不见宁相外,安在区区事往还”,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往来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
  3. 作品赏析:《奉简莘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美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4. 背景信息:沈辽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一个动荡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常常带有一种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因此,《奉简莘叟》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反映。
  5. 文学地位:《奉简莘叟》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经典文本。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奉简莘叟》是沈辽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艺术境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这首诗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