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
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
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
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
春风迎我笑,宛转入轩楹。
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
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
衰病无可乐,聊兹寄平生。
彭殇付一梦,吾已能逃名。
春日中和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中和堂》是宋代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与深沉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感悟。
诗作开头“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以春风作为自然界的起始与终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接着“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描绘了春天里林木繁花似锦的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隐喻着人生中的美好与希望。
沈辽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同时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繁华的超然态度。诗中的“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表达了对宇宙起源及其运行规律的深深思考,而“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则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们往往因功利心而忽略了这一和谐。
诗中还蕴含了一种人生态度,即尽管不是少年游子,仍能感时伤怀,抒发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与展望。诗的最后两句“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更是透露出诗人虽已年长体衰,但仍保持着一颗向阳的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境遇。
《春日中和堂》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世界,让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