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
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
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
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
春风迎我笑,宛转入轩楹。
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
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
衰病无可乐,聊兹寄平生。
彭殇付一梦,吾已能逃名。
【注释】
- 中和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
- 春风何处来:春风从哪里吹来?
- 婉婉不暂停:风儿轻轻,没有停歇。
- 芳林:指春天的树林。二三月:指春季二月。
- 有谁主其平:是谁主宰着万物的和谐?
- 天地不相干:天地之间没有关联。
- 世人强经营:世人强加干预,使事物失去平衡。
- 阳光肆(shì)燠(yù)沐:阳光照耀大地,温暖如沐浴。
- 幽禽弄和声:鸟儿欢快地鸣叫。
- 迎我笑:迎接我笑。
- 宛转入轩楹:如同进入楼阁。
- 非少年客:不是我年轻时去的人。
- 感事岂忘情:面对世事怎能忘记情感?
- 拂拭久悬榻:长时间挂起的床帘被拂拭。
- 开帘敞高明:推开窗户让阳光明亮地进来。
- 衰病无可乐:年老多病无法享受快乐。
- 聊兹寄平生:姑且借此来寄托一生的愿望。
- 彭殇(xiáng)付一梦:人的生命像彭祖一样长寿,像殇子一样早死,最终都归于虚幻。
- 吾已能逃名:我已经能够逃避世俗的名声。
【赏析】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白居易在长安时所作。全诗以“春日”为线索,写自己对春风的喜爱,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风的轻缓与悠长。春风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它轻轻地来,又悄悄地去,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接着五、六两句写春天的美景。芳林中,二月里,各种树木竞相吐绿,红花白花争相开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写了春光明媚的大好景色,又暗寓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所产生的喜悦之情。
后四句写自己的感受。诗人感叹造化之神奇,世间万物都在大自然的安排下和谐相处。但世人往往为了私欲而强行干预,使一切都失去了平衡。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最后四句写自己对名利的看法。他想到人生的短暂如同彭祖那样寿命长久,或者如同殇子一样短命,终归是一场空。既然生不如死,那么何必在乎名利呢?所以诗人已经能逃脱世俗的名利,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