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
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
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
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
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
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
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
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
送荣叔归萧山
介绍
《送荣叔归萧山》是宋朝诗人沈辽创作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修行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送荣叔归萧山》展现了沈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沈辽擅长诗歌创作,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诗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从哲学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沈辽对人生、修行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送荣叔归萧山》中的“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一句,揭示了作者年轻时对修行的向往和追求。而“持律破三业”则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行的执着和坚定。通过这首诗,沈辽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从文化角度来看,《送荣叔归萧山》作为一首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还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宋代时期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从情感角度来看,这首古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表达。诗中的“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更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此外,诗中的“一念绝町畦”,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思考。这些情感表达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送荣叔归萧山》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沈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还反映了他对人生、修行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并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