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浮翠亭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
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
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
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系舟,投老为谁计沉浮。
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
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阳羡浮翠亭》是宋代诗人沈辽的作品,而非文学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阳羡浮翠亭》是沈辽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和时间尚不清楚。沈辽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创作涉及山水田园等题材,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
  2. 诗歌原文: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我生已如不系舟,投:这是《阳羡浮翠亭》的原文,诗句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感伤。
  3. 诗歌赏析:沈辽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阳羡浮翠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4. 文学地位:沈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阳羡浮翠亭》等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其特色。

《阳羡浮翠亭》是沈辽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山水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阳羡浮翠亭》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