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莹公房

悟得楞伽理,尘函久不开。
游丝莹定石,驯雀下生台。
境寂从朝暮,心空了去来。
行看旧庭柏,自说少时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沈规《过莹公房》赏析

在宋代诗坛,沈规以其精湛的词艺和深邃的思想感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作常常以禅宗思想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宇宙与佛理的理解。《过莹公房》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过莹公房》是宋朝诗人沈规的作品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空灵澄澈的境界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领悟到“楞伽理”,即佛教中的顿悟之理——心灵上的觉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修炼和静心。

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意味。“悟得楞伽理”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也暗喻了他内心的豁达与宁静。而“游丝莹定石”以及“驯雀下生台”等诗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这些自然元素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生命历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的最后一句“行看旧庭柏,自说少时栽”,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与感慨。这句话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即使历经沧桑,仍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过莹公房》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诗作,它还承载着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感受与追求。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展示了宋诗的美学特质。在当代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