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晋祠

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灵昭往古,高题崇号重来今。
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晋祠》是宋代诗人汪藻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于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汪藻生活在北宋灭亡后的南宋,当时金人南侵,中原大地战火连天,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 个人经历:作为官员,汪藻在任职太原(今山西)期间,目睹了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的局面,这种深刻的社会现实促使其创作了大量反映时局的诗歌作品。《题晋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1. 内容解析
  • 字面意义:诗句“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描绘了诗人参观晋祠后的感受,表达了他对于历史的沉思以及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眷恋。
  • 深层意蕴:通过对圣母庙宇和西城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诗中的“秋无际”与“目极西城万亩阴”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壮阔,也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苍茫。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汪藻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练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不失深度。例如,“脉泉顺随天地老”一句,通过“脉泉”这一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
  • 意象丰富:除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圣母慈灵昭住古”等意象,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艺术形式,也加深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题晋祠》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歌,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多维度的文化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