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
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
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
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
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
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
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卷六,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的一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其中第四段记载了孔子学习《春秋》的故事。
《春秋》,又称《春秋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述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春秋时期的事件。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门徒将《春秋》分为三部分,即《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这三部书分别讲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提到“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这意味着孔子四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春秋》,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勤奋努力地学习,从未停止。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春秋》的重视,以及对学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