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
鹧鸪天 · 徐衡仲惠琴不受
介绍
。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全诗如下:
清风一枕绿阴凉。竹树萧疏雨露香。老去不堪重赋与,病来无计可逃藏。
身外事,眼前忙。世间功名两茫茫。莫教心力都抛尽,只恐归期更渺茫。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夏日午后听琴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苏轼通过这一情境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生活简单乐趣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平实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这首词虽为描写夏日听琴的情景,但其主题并非直接关于音乐本身,而是通过对环境和个人心境的描绘来传达一种哲理性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
注解
徐衡仲惠琴不受: 一作“徐衡仲抚幹惠琴不受”。
徐衡仲:《上饶县志·卷二十二·孝友传》:“徐安国字衡仲,号西窗。绍兴壬子进士(绍兴疑当做绍熙)。幼育于龚氏,后事龚氏父母,养生送死,克供子职。年逾五十,为岳州学官,迁连山令。有感于正本明宗之义,言于朝,愿归徐姓,诏可,遂别为龚氏立后而身体归于徐。时徐姓父母俱存,兄安仁、安蹈、弟安通皆无故。相与孝养二老,名所居之堂曰‘一乐堂’,张南轩为之记。”张栻《南轩集·卷十三·一乐堂记》:“上饶徐衡仲幼育于龚氏为龚氏,后长,读书取科第,事龚氏父母,养生送终,克共其子事。年踰五十矣,㳺宦四方,求友访道,有感于昔人正本明宗之义,愓惧不敢宁,乃言于朝,愿归徐姓,诏可其请。方是时,衡仲之父母俱存,合百有五十六春秋,而其伯氏某、仲氏某及其季某亦皆无故。雍雍愉愉与其兄弟奉二老者,以为天下之乐,殆无以易此也。它日伯氏取《孟子》所谓‘一乐者’以名其居之堂,而衡仲求予为记。予惟念往岁道岳阳,衡仲适为其州学官,相与语于洞庭之野,怆然及兹事。予盖嘉其志,赞其决而忧其为世俗之论所移也。今衡仲中诚恳恻,卒能成就其志。又为龚氏调护。立之后人。……衡仲名安国,今为连山令。”宋·杨万里《题徐衡仲西窗诗编》:“江东诗老有徐郎,语带江西句子香。秋月春花入牙颊,松风涧水出肝肠。居仁衣钵新分似,吉甫波澜并取将。岭表旧游君记否,荔支林里折桄榔。”据此知徐衡仲为江西诗派中人。
惠琴:称对方之琴。
孤桐:《庄子·外篇·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yuān ch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鵷鶵即凤之同类。
玉音:琴音。暗喻徐衡仲品德之高尚。一作“玉香”。
落落难合:不合群、和众人合不来。《後汉书·卷十九·耿弇传》:“帝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业,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横理庚庚:《汉书·卷四·文帝纪》:“代王报太后,计犹豫未定,卜之,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服虔注云:“庚庚,横貌也。”
《幽愤》:《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後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繫狱,辞相證引,遂复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缧绁,乃作《幽愤诗》。”
却付:退还给。
骚人:诗人墨客。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南风》解愠:《文选·琴赋》引《尸子》:“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是舜歌也。”《孔子家语·辨乐解》:“昔者舜弹五絃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