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城南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也应竹里着行厨,已向瓮间防吏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客人在游览山水的时候忘记了携带东西,并且向作者(李清照)寻求帮助,请问如何才能得到一杯好酒呢?当时,作者因为生病没有前往。于是用诗歌的形式回答了这位客人的请求。

词句解释:

玉楼春 · 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1. 首句:

    • “玉楼春”是这首诗的标题。
    • 这个标题可能指的是“玉楼春”的一种建筑风格或装饰。
  2. 第二句:

    • “客有游山者,忘携具”的意思是客人在游览山水时忘记了携带东西。这里的“游山”可能是作者对这位客人的称呼或者是他所去的地方的

注解

玉楼春:词牌名。《花间集》顾夐(xiòng)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希真词名《西湖曲》,康与之词名《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调」,皆李煜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宋人习于将《玉楼春》与《木兰花》两调相混,二者当各有音谱,而在体制上却皆为七言八句之仄韵。《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仄起式,而《木兰花》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自李煜《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后,遂在体制上将两调相混。晏殊词集之《木兰花》与《玉楼春》体制皆同李煜词,此体为宋人通用,作者甚多。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阕四句三仄韵,后阕四句两仄韵等变体。此调体制形似七言仄韵体诗,然格律与诗体迥异。此调因仄声韵较密,且有四个仄起律句,因而声情较为沉重压抑,适于表达沉闷、惆怅、感怀之情。

「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四卷本乙集作「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有事不往」。

「城南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句:唐·韩愈、孟郊有《城南联句》。又,唐·韩愈《游城南赠张十八助教》诗:「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忽见孟生题竹处,相看泪落不能收。」

「也应竹里着行厨」句:唐·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已向瓮间防吏部」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注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传》:「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傲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饮之。主者谓是盗,执而缚之。知为吏部也,释之,卓遂引主人燕瓮侧,取醉而去。温峤素知爱卓,请为平南长史,卒。」宋·苏轼《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烦扰,戏作小诗,求数酌而已》诗:「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须防吏部来。」瓮间,王诏校刊本、四印斋本作「瓮边」,四卷本乙集「瓮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