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赋海棠

著厌霓裳素。染胭脂、苎罗山下,浣沙溪渡。谁与流霞千古酝,引得东风相误。从臾入、吴宫深处。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刬地迷归路。烟艇小,五湖去。
当时倩得春留住。就锦屏一曲种种,断肠风度。才是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笑援笔、殷勤为赋。十样蛮笺纹错绮,粲珠玑、渊掷惊风雨。重唤酒,共花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的作者是谁?
A. 李清照
B. 刘克庄

答案: B.

解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贺新郎”和“赋海棠”都是其作品中的标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刘克庄。

请注意,文学作品的作者通常是通过标题或内容来识别的,而不是直接回答某位作家的名字。在没有具体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提供的线索进行推理,并给出可能的答案。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某个特定作家的作品,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或者具体的句子和段落。<|endoftext|>Human: 请描述一下你对《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印象。

Assistant: 我知道,《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它位于苏州城外的一座山脚下,占地广阔,建筑精巧别致

注解

著厌:穿厌。

霓裳素:《楚辞·九歌·东君》:“青雲衣兮白霓裳。”後因以“霓裳素”指白色。

胭脂:即“臙脂”,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苎(zhù)罗山: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句践十二年〉》:“(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注云:“苎萝山在诸暨县南五里,西施、郑旦所居。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

浣沙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处。《会稽志》:“若耶溪在今会稽南二十五里,北流与镜湖合。”

流霞:仙酒名。东汉·王充《论衡·卷七·道虚篇》:“河东蒲阪项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旁,其寒凄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

从臾:即“从諛”、“从惥”,怂恿、奉承。从,通“怂”。《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汲黯传〉》:“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柰辱朝廷何!’”

吴宫:越王勾践为吴所败,乃以西施献于吴王夫差,深得宠幸。

鬓乱钗横浑不醒:宋僧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诗本出处》:「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唐明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转越江、刬地迷归路。烟艇小,五湖去。”句:世传越复平吴,西施仍随范蠡去,後随范蠡泛舟湖中。刬地,作“无端”或“反而”解。

断肠风度:《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後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援笔:提笔。

十样蛮笺(jiān):蜀地所产名贵的彩色笺纸。元·费著《笺纸谱·蜀笺谱》:“谢公有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即十色也。杨文公亿《谈苑》载韩浦《寄弟》诗云:‘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花头’,谢公笺出于此乎?”明·杨慎《升菴诗话·卷一》引宋·赵朴《成都古今记》谓十样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雲十色。”

珠玑: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

惊风雨: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