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蝶恋花 · 何物能令公怒喜
介绍
。
《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是宋代词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全诗如下:
何物能令公怒喜?任凭千变万化。
心似明镜,是非黑白分明,
眼如炬火,古今荣辱皆看破。
问君知否?
世间无常,空自流转;
莫道人间有恨,休言世事无情。
此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通过描绘镜子般的心灵、火炬般的目光以及对事物变化的洞察力,展现了王安石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的态度。他用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精神境界。这首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也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魅力。
请注意:由于文本格式限制及字数控制,可能无法完全展示原文内容的全部细节或情感表达。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
注解
令公怒喜:《世说新语·宠礼》:“王恂、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恂为主薄,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髯,恂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薄,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自要溪堂韩作记:韩愈有《郓州谿堂诗》,诗前有长序,记溪堂修建因由,当时即将此诗此序刻石于郓州。此处兼指韩南涧。南涧从兄名元龙字子云,仕终直龙图阁,浙西提刑,与南涧俱以文章显名当世,故下句拟之陆机、陆云。
今代机云:《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抗卒,领父兵为牙门将。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又尝诣侍中王济,济指羊酪谓机曰:『卿吴中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蓴羹,未下盐豉。’时人称为名对。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会骏诛,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既感全济之恩,又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其夕,机梦黑幰绕车,手决不开,天明而秀兵至。机释戎服,著白帢,与秀相见,神色自若……因与颖笺,词甚凄恻。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云尝与书曰:‘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后葛洪著书,称‘机文犹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丽妍赡,英锐漂逸,亦一代之绝乎!’其为人所推服如此。”《晋书·卷五十四·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银钩:《书苑》:“晋索靖草书绝代,名曰‘银钩虿尾’。”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出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