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题为《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由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表达了一种关于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微妙关系。以下是对每句诗的具体解读:

  1. 首句“何物能令公怒喜?”
  • 注释: “何物”是提问,“能令”表示能力或作用,“公怒喜”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反应。
  • 赏析: 这句问句可能是指山的美景或声音能够激起人的情感波动,使人高兴或生气。
  1. 次句“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
  • 注释: “山要”意味着山有意愿,“人来”指人们的到来,“人要山无意”表示人们的到访并非出于山本身的意愿。
  • 赏析: 这里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山虽然静默无声,但人们的到来让它变得生机勃勃。
  1. 第三句“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 注释: “哀筝”是古筝的一种,“弦下齿”形容弹奏时的情感细腻,“千情万意”指各种复杂的情感。
  • 赏析: 通过比喻,诗人描绘了一幅筝音悠扬、情感丰富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音乐与情感的美妙交融。
  1. 第四句“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
  • 注释: “自要”意为自己的愿望,“溪堂”指一个特定的地点,“韩作记”暗示了这个地方有历史价值,“机云”和“好语花”都是美好的意象。
  • 赏析: 这一句可能是在赞美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或建筑,并强调其文化和历史的厚重。
  1. 第五句“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 注释: “老眼”指年长的眼睛,“狂花”形容花朵繁盛而迷人,“银钩”比喻诗句的优美,而“见心先醉”则表示诗歌的魅力已经超越了语言,直达人心。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深深的喜爱和感动,即使没有看到文字,也能体会到诗意的美。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的感受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诗人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