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三山道中》。下面逐句解释:
-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 抛却:放弃。
- 诗酒窠:指诗人曾经隐居的地方,用“诗”和“酒”形容其生活与创作。
- 官府:朝廷或政府机构。
- 笙歌:古代乐器笙与歌声,常用以形容宴乐场面。
- 闲愁:无事时产生的忧愁。
- 天来大:形容愁思之重,像天空一样广阔。
- 白发栽埋:比喻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如白发被埋没。
-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 新剑戟:新的武器或挑战。
- 旧风波:指过去的困难和挑战。
- 天生予懒:意指生来就懒散,无法应对世间的事务。
- 此身已觉浑无事:感觉现在的生活平静无事。
- 却教儿童莫恁么:却要告诫孩子们不要这样(即无忧无虑地玩耍)。
赏析:
《鹧鸪天·三山道中》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一个曾经豪情壮志、醉心于文学艺术的词人,在现实的官场生涯中逐渐失去了热情和锐气。他放弃了隐居山林的诗意生活,转而投身于热闹的官场,享受着笙歌宴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中又滋生出无边的忧愁和白发,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沉重。尽管他自认天生懒散,但面对现实生活的平淡和无波,他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最后两句,他以告诫孩子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不必过于忧虑世事纷扰,享受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辛弃疾的这首词流露出了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对现实的无奈。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却始终未能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困惑。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