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斜连雪渐消。
屋边枯树瘿犹高。
山翁曝背南檐下,尖角青牛斗小桥。
喂瘦犬,抚娇猫。
鸡飞亭午上山坳。
冬春历日浑难记,只记梅枝与柳条。

【注释】

  1. 鹧鸪天:词牌名。
  2. 村落(壬午):指作者的家乡在壬午年,也就是南宋理宗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
  3. 茅屋斜连雪渐消:茅屋斜连着的积雪渐渐融化消失。
  4. 枯树瘿犹高:枯树因年代久远,结的瘤依然很高。瘿,是树根或树枝上的瘤子。
  5. 山翁曝背南檐下:山里的老人晒着背晒太阳,坐在南面的屋檐下。
  6. 尖角青牛斗小桥:有尖角的青牛和石桥相争。
  7. 喂瘦犬,抚娇猫:给瘦弱的狗喂食,逗弄娇小的猫咪。
  8. 鸡飞亭午上山坳:一只鸡在中午时分飞到了山坳里。
  9. 冬春历日浑难记:冬天春天一年中的历数都难以记住。
  10. 只记梅枝与柳条:只能记住梅花的枝条和柳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山村风光和村人生活,表达自己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茅屋斜连雪渐消”,描述的是茅屋旁的积雪正在逐渐融化的情景。这里的“茅屋”指的是作者的家,而“斜连”则形容其倾斜的样子。接着第二句“屋边枯树瘿犹高”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枯树,其根部结出的瘤子依然非常高大。这里用“瘿”来形容树瘤的形状,既形象又生动。第三句“山翁曝背南檐下,尖角青牛斗小桥”描写了山里的老人坐在南面的屋檐下晒太阳,有一只尖角的青牛和一座小桥相争的景象。这里的“曝背”指的是晒太阳,而“斗小桥”则形象地描绘了两只动物之间的争斗。
    第四句“喂瘦犬,抚娇猫,鸡飞亭午上山坳”描述了作者在给瘦弱的狗喂食,逗弄娇小的猫咪,以及一只鸡在中午时分飞到了山坳里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感,还增添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村风光图。同时,通过对山村风光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