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轻。槐叶轻。
落满空山不得行。回头蟋蟀惊。
晚风鸣。晓风鸣。
雁断横塘昨夜声。离人仔细听。

【注释】

壬午:农历五月。

蟋蟀:蟋蟀在秋天叫,常被用来比喻悲苦的人。

横塘:池塘。

【赏析】

这首小词是作者伤秋之作。全词从“梧”、“槐”写起,用笔轻灵,渲染了凄清的秋声。接着描写蟋蟀、晓风、雁断,进一步衬托出作者的愁情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点题,以离人仔细听雁叫声结束全篇,寄寓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上片首二句:“梧叶轻,槐叶轻。”“轻”,这里指梧桐树和槐树的叶子,因秋风萧瑟,树叶飘落而变得稀疏轻盈,故有“轻”之语。这两句写梧树与槐树的叶子随风飘零,落叶满空山,使人不能自由行动,只好回头顾望。“不得行”三字,既写出了落叶满天的凄凉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因秋日落叶满地而无法行走的无奈心情;同时,也暗寓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是全词的铺垫,为下片的抒情作了很好的准备。

下片开头二句:“晚风鸣,晓风鸣。”“晚风”、“晓风”都是秋风的声音。秋风习习,吹动梧桐、槐树的叶子发出阵阵沙沙之声。这两句不仅写了秋风之声,而且借“鸣”字,把风声拟人化,使之仿佛有了感情,能引起人的共鸣,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雁断横塘昨夜声。”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雁断”,即大雁失群。“断”是“失群”、“散去”之意,这里是指大雁在寒秋中飞越长空,寻找伴侣时不幸折断了翅膀,不能返回原处,只能孤零零地飞落在横塘(水塘)上。“昨夜声”,指的是这些孤雁在昨晚的鸣叫声。“昨夜声”四字,既交代了大雁失群的原因,又暗示了大雁寻侣不得,只能在寒秋中哀鸣,表达了作者对孤雁的同情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离人仔细听。”“仔细听”三字,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大雁鸣叫声的细致入微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作者对远在异地的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牵挂之情。“离人”指作者自己,也就是作者思念之人。

可知作者是一位善于观察秋景、热爱自然而又具有深厚情感的文人。这首词写得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意境清幽,耐人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