賸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西江月 · 春晚
介绍
《西江月·春晚》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时节因疾病而感到慵懒和闲适的心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豪放派风格著称。辛弃疾的一生充满战斗与抗争,他曾上《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以下是《西江月·春晚》全文: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诗词原文: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诗词鉴赏:
辛弃疾以他豪放的词风著称于世,然而在这首《西江月·春晚》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因病而感到慵懒和闲适的文人形象。“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表达了因病导致的读书兴趣丧失,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无力。“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则进一步描述了在小窗下静静聆听自然之声,度过了许多时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及对春天逝去的感伤。
《西江月·春晚》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更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辛弃疾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注解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賸欲:颇欲也。
解连环:《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去唤: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