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木樨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十分秋意与玲珑,拚却今宵无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木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作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词进行深入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杰出的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于历城(今属山东),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的事业,并因此多次遭受政治上的挫折。辛弃疾的词作广泛涉及了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等主题,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
    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
    十分秋意与玲珑,拚却今宵无梦。
  • 翻译:如同金粟般的佛陀从世间出世,蕊宫的仙子乘着清风而来。清香随风飘逸,令人心旷神怡,洗净了所有的尘世烦恼。我常被西风吹拂,享受明月的清辉。在这深秋的时节,满心的秋意与美好,让我几乎忘却了一切烦恼,只求一觉到天亮。
  1. 词的主旨
  • 该词通过描绘木犀花的美丽和芬芳,象征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

《西江月·木樨》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也是辛弃疾复杂情感和高洁人格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刻理解到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及其词人的精神追求。

注解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金粟如来:颇欲也。木樨色黄似金,花小如粟,故称「金粟」。《净名经义钞》:「梵语维摩诘,此云净名,般提之子。……过去成佛,号『金粟如来』。」释寂照《谷响集》:「李善注头陀寺碑,引《发迹经》云:『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予尝检《藏》中,不得此经。」唐·李白《荅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蕊宫:蕊珠宫之简称。《黄庭内景经》:「太上大道 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注云:「蕊珠,上清境宫阙名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