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留博山寺,闻光风主人微恙而归,时春涨断桥

隐隐轻雷,雨声不受春回护。落梅如许,吹尽墙边去。
春水无情,碍断溪南路。凭谁诉?寄声传语,没个人知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留博山寺,闻光风主人微恙而归,时春涨断桥》是宋代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

  1. 标题解读

    • “点绛唇”:这是词牌名。
    • “留博山寺,闻光风主人微恙而归,时春涨断桥”:这句说明了作者在博山寺停留,并且听说光风主人因为身体不适回去了。同时提到春天的水位上涨导致桥梁被淹没。
  2. 词意

    • 诗人站在博山寺中,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 “春涨断桥”:春天的河水上涨淹没了渡口,使得过河变得困难。
    • 这个场景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无奈之间的对比。

注解

博山寺:《广丰县志》:“博山寺在邑(广丰县)西南崇善乡,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记。”嘉靖《永丰县志·卷四·人物》:“辛幼安名弃疾,其先历城人,后家铅(yán)山,往来于永丰博山寺,旧有辛稼轩读书堂。”

光风主人:未详。

隐隐:象声词。《后汉书·卷一百·天文志上》:“须臾有声,隐隐如雷。”晋·傅玄《杂言》诗:“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

轻雷:响声不大的雷,隐隐的雷声。唐·高适《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宋·张元幹《点绛唇》词:“春晓轻雷,采蘋洲上清明雨。”

碍断:阻截、挡住。宋·秦观《蝶恋花》词:“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寄声:托人传话。《汉书·赵广汉传》:“ 界上 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晋·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党项羌 掠 回鶻 贡物, 遵诲 寄声誚让之, 羌 惧,即遣使谢,归其所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