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和夏中玉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
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查子·和夏中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与壮志未酬的悲愤,同时也表达了对重阳节登高的期待和饮酒时的畅快淋漓

在词作《生查子·和夏中玉》中,辛弃疾以霜月明净、砧声起落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他运用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通过“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无奈。

词中的“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两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也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重阳节的意境之中。而“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则透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活动的憧憬以及对即将到来的饮酒时光的期待。

辛弃疾的这首词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的抒情之作,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判。他的词作风格沉雄豪迈,既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生查子·和夏中玉》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更是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辛弃疾通过这首词,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注解

生查(chá)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文人词始见于晚唐韩致尧所作。《考正白香词谱》注云:「本名《生楂子》,其后从省笔作『查』。五言八句,唐时作者,平仄多无定……至宋以后始奉魏承班一首为律。」《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朱希真词有「遥望楚云深」句,名《楚云深》。韩涧泉词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名《梅和柳》。又有「晴色入青山」句,名《晴色入青山》。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仄韵。各家平仄颇有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诗相仿,多抒怨抑之情。

夏中玉:杨梦锡《客亭类藁·卷十四》有《水调歌头·赠维扬夏中玉》词一阕,词云:「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馀不详。

「菊有黄花蕊」句:《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鞠即「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