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奴娇 · 戏同官

风骨萧然,称独立、群仙首。春江雪、一枝梅秀。小样香檀,映朗玉、纤纤手。未久。转新声、泠泠山溜。
曲里传情,更浓似、尊中酒。信倾盖、相逢如旧。别后相思,记敏政堂前柳。知否。又拼了、一场消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的作者和词牌名。
A. 《惜奴娇》
B. “戏同官” C. 李清照 D. 柳永 E. 姜夔 F. 苏轼 G. 张先 H. 辛弃疾 I. 温庭筠 J. 韦庄 K. 贺铸 L. 朱淑真 M. 程垓 N. 向子諲 O. 李清照 P. 柳永 Q. 姜夔 R. 苏轼 S. 张先 T. 辛弃疾 U. 温庭筠 V. 韦庄 W. 贺铸 X. 朱淑真 Y. 程垓 Z. 向子諲 [A] 李清照
[B] “戏同官” C. 李清照 D. 柳永 E. 姜夔 F. 苏轼

注解

惜奴娇:词牌名。又名《惜婴娇》、《姹莺娇》。此调为北宋新声。奴娇疑为歌妓名。贺方回词为创调之作。宋人用此调多写歌妓或言情,但颇有游戏之意。石次仲两词更为俚俗。元高拭词注「双调」。按,朝鲜李朝郑麟趾《高丽史·乐志》:「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择其雅者,亦为类列。」故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之摘遍。调见北宋晁无咎《晁氏琴趣外编》。正体:双调七十一字,前阕七句五仄韵,后阕七句四仄韵、一叠韵。以晁无咎《惜奴娇·歌阕琼筵》为代表。此调始于此词,但前阕第二句五字,宋人如此填者甚少,采之以志渊源所自。平仄详见史梅溪词。变体一:双调七十二字,前后阕各七句、五仄韵。以史梅溪《惜奴娇·香剥酥痕》为代表。此即晁词体,惟前阕第二句六字异。变体二:双调七十一字,前后阕各七句、四仄韵。以《高丽史·乐志》无名氏《惜奴娇·莫如胜概》为代表。此以下三词,皆见《高丽史·乐志》「宋赐大晟乐中,《惜奴娇曲破》之一遍也」,其源亦出于晁词,故句读多同者。此与晁词较,惟前阕第五句,后阕第二句、第五句不作折腰句法,两结摊破句法、不押短韵,馀皆同。变体三:双调八十字,前后阕各八句、七仄韵。以《高丽史·乐志》无名氏《惜奴娇·景云披靡》为代表。此词音节犹近晁词体制,但前后阕第二句以下各添六字一句,后阕第二句减二字,前后阕第三句又各减一字耳。变体四:双调一百二字,前阕九句五仄韵,后阕十句六仄韵。以《高丽史·乐志》无名氏《惜奴娇·春早皇都冰泮》为代表。此词句读与晁词、史词迥别。

小样香檀:指扇。

泠泠山溜:晋·陆士衡《招隐诗》:「山溜何泠泠。」

倾盖:《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传〉》:「谚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敏政堂:《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六·「堂」字韵》引《温州府志》:「敏政堂即府厅,汤守逊书扁,左右皆有耳房。」引《抚州罗山志》所载张季谟《敏政堂记》谓敏政堂为崇仁县令张潚(字仲清,以通直郎知县事)所建,记文自署淳熙七年孟秋。不知二者孰是。温州似为稼轩平生未曾经行之地,崇仁为江右一县,词中所指或即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