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丛里不宜他。绝似好人家。淡妆娇面,轻注朱唇,一朵梅花。
相逢比著年时节,顾意又争些。来朝去也,莫因别个,忘了人咱。
眼儿媚 · 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眼儿媚·妓》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描写妓女风情的词作。以下是对该词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辛弃疾简介: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词中之龙”之称。
- 词风特点:辛弃疾的词风豪迈,感情热烈而不失深沉,善于运用对比和对仗,使作品充满力量感和艺术美。
- 诗词原文
- 烟花丛里不宜他。
• 绝似好人家。
• 淡妆娇面,轻注朱唇,一朵梅花。
- 相逢比著年时节,顾意又争些。
• 来朝去也,莫因别个,忘了人咱。
- 诗词鉴赏
- 词的上片描绘了妓女的容貌及妆容,以“烟花丛里不宜他”开头,营造出一种艳丽而不俗的氛围,接着以“淡妆娇面,轻注朱唇”进一步勾勒出其精致细腻的面容,并以“一朵梅花”作为点缀,既突出其高雅,又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美感。
- 下片通过“相逢比著年时节,顾意又争些”展现了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分别时刻的不舍情绪,表达了深深的留恋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
《眼儿媚·妓》不仅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佳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该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体会到辛弃疾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侧面,感受那个时代的情感世界和文化风貌。
注解
眼儿媚:词牌名,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云:「按,此调名《秋波媚》,即《眼儿媚》也。」调名本意即咏美女流盼之目光。南唐后主《菩萨蛮》词有「眼儿暗相钩,秋波横欲流」之句,可注调名。此调为北宋中期新声,阮松菊作创调之词。《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一》记,阮松菊任钱塘幕官时曾眷恋一位营妓,罢官之后作词寄之。此词或误为左筠翁作,固为宋词名篇。此调为重头曲,每段由一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三个四字句组成,音节极为柔婉,宋人多用以写恋情。前后阕各三个四字句,极难处理,须语意贯串,意象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宋徽宗于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年)被金兵俘获北去,怀念故都,以此调作词甚为凄婉。阮松菊(一说左筠翁)词有「斜月小阑干」句,名《小阑干》。韩涧泉词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名《东风寒》。陆放翁词名《秋波媚》。以阮松菊《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五句三平韵,后阕五句两平韵。另有变体二,其一前阕起句不作拗体;其一后阕首句多押一韵。
争些:即「差些」。
咱:语尾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