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吟

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
天生天杀何尝尽,人是人非殊未休。
善偶鸳鸯头早白,能啼杜宇血先流。
须知却被才为害,及至无才又却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十年吟》是方回创作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作于元朝,由作者介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方回(1227年—1308年),字万里,号虚谷,又号退斋,人称方壶先生,汉族,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与刘克庄并称”方刘”,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议论为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诗风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诗人。
  1. 诗歌原文
  • 《三十年吟·三十年间更一世》:
  • 十年一梦到幽燕,
  • 故乡松柏暗苍然。
  • 天寒远塞雁声残,
  • 破驿灯火绝人家。
  • 能消白日三竿势,
  • 莫遣行人出门看。
  • 正思屈贾在篱落,
  • 远书夜雨惊秋梦。
  • 平生塞上已惯游,
  • 今岁扁舟独上流。
  • 落星亭北孤鸿起,
  • 万古悲凉沙草秋。
  1. 诗歌赏析
  • 《三十年吟》通过描绘作者在北方的生活体验,反映了他对家乡、友人和国家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感慨。
  • 诗中的“天寒远塞雁声残”等句,表现了冬天的寒冷景象和孤独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 “十年一梦到幽燕”,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能消白日三竿势,莫遣行人出门看”,这里的“消白日三竿势”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而“莫遣行人出门看”则表达了作者对外界环境的担忧和警惕。
  • “正思屈贾在篱落”,这句诗引用了屈原和贾谊的故事,暗示着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三十年吟》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家乡、亲友和国家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方回个人生平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