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封裴寺丞翰见寄

陋巷箪瓢世所传,予何人则耻萧然。
既知富贵须由命,难把升沉更问天。
静默有功成野性,骞骧无路学时贤。
纷华出入金门者,应笑溪翁治石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登封裴寺丞翰见寄》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以下是对该诗歌的简要介绍:

  1. 作品原文
    陋巷箪瓢世所传,予何人则耻萧然。
    既知富贵须由命,难把升沉更问天。
    静默有功成野性,骞骧无路学时贤。

  2. 作者简介

  •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宋代学者、诗人、文学家。他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古文的整理和对宋诗的发展上,其作品在宋代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宋五子”之一。
  1. 作品鉴赏
  • 诗句解析:首句中的“陋巷箪瓢世所传”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富贵在于天命,个人的升沉无需过多询问苍天。这种思想体现了邵雍对于个人命运与天道的关系的独特见解。
  • 哲理思考:“既知富贵须由命,难把升沉更问天”反映了邵雍对于命运和机遇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个人的成败得失往往受到天命的影响,而非个人的努力所能改变。
  • 生活态度:“静默有功成野性,骞骧无路学时贤”展现了邵雍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他提倡通过内省和静默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升华。

《和登封裴寺丞翰见寄》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作品,也是邵雍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