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一去几经秋,犹有平堤绕碧流。 谁向西州还度曲,此翁零落已山邱。
苏公堤 翰林一去几经秋,犹有平堤绕碧流。 谁向西州还度曲,此翁零落已山邱。 注释: 苏公堤:指苏轼的东坡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曾疏浚西湖,使湖面扩大,湖水深阔,成为游览胜地。后因称西湖为苏堤,又称苏公堤。 翰林:古代官名。唐代以文学、书法、绘画等科目取士。翰林学士是朝廷高级文官。 几经秋:经过了几个秋天。几,几个;经,经过;秋,季节。 犹:仍然。 平堤:平坦的堤坝。 碧流:清澈见底的流水。 西州
苏公堤 青红一线界沙堤,日日香风逐马蹄。 三月桃花无浪起,六桥柳色有莺啼。 官亭飞盖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 游子岂知坡老意,两山长拥夕阳西。 赏析: 《苏公堤》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苏公堤四季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丽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青红一线界沙堤”以色彩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苏公堤在绿水与蓝天之间的界限
【注释】 苏公堤:苏州城外的一条堤,相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修筑。 凄凄:形容声音凄凉,这里指草木凋零、荒凉。 莺声:黄莺的啼叫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春日景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首句“湖边芳草白凄凄”,写景入微,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春天江南水乡的景象,使人如临其境。 次句“烟锁六桥水拍堤”,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清的氛围。这里的“烟”不仅是指自然形成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