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归休古亦稀,谁濒四十挂朝衣。 天如不发湖山閟,林下真无一士归。
致政杨图南 七十归休古亦稀,谁濒四十挂朝衣。天如不发湖山閟,林下真无一士归。 译文: 周必大在致仕后,感慨自己年事已高,感叹世间罕有的高龄退休者。他看到那些四十岁左右的人还穿着官服,不禁感到悲哀。他叹息天空没有放晴,湖山被封闭,没有人愿意归隐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周必大在致仕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人以“七十归休古亦稀”开篇,点明了自己的年龄和状态。接着
致政杨图南 不向山林不背村,清江东畔邑东门。 雨馀徐步看山罢,植杖沙边试水痕。 注释: 致政:辞官归家。 不向:不在。 不背:不离开。 清江:即扬子江,长江在扬州的旧称,因流经江苏清江浦而得名。 邑东门:指扬州东门外的小河,即瘦西湖南门之东。 雨馀:雨后。 徐步:慢慢地走。 看山:观赏山景。 植杖:拄着手杖。 沙边:水中沙洲旁边。 试:试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归隐后写的一首诗
【注释】 致政:辞官。杨图南:指杨时,字中立,南宋建阳(今属福建)人。 一见堂名忆豫州:一见到“豫章”这个地名就想起豫章郡。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 岂知身在楚江头:没想到自己现在却身在长江的下游地区(湖北)。 主人久享园中乐:主人,指杨时,他曾任崇安县主簿。园中乐,喻闲适安逸的生活。 晚岁宜先天下忧:到了晚年,应当为国家的安危忧虑。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崇安主簿时。作者在诗中以退居家乡
致政杨图南 有竹无花山泽癯,有花无竹雪肌肤。 洛阳城里花连竹,迂叟规模定不迂。 【注释】: “致政”:辞官归家。 “致”,通“致仕”,即辞官退职的意思。 “图”,同“图”。 “有竹无花”:指有竹子而无花朵。 “山泽癯”:指隐居于山林或水边的贫士。 “洛阳”: 指唐代都城。 “花连竹”:指洛阳城中的景色。 “迂叟”:作者自谓。 “规模”:比喻志向和气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罢免官职后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