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轮示现清夜,火树高腾碧虚。 说法未回坡应,册勋先到钟鱼。
《塔灯六言四绝》是宋代诗人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诗词原文如下: 中天半倚寥泬,大帝高居郁萧。已讶流铃掷火,还疑绛节来朝。 我将为您详细解读这首诗的每句诗句,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中天半倚寥泬,大帝高居郁萧:描述了一座塔灯高悬在夜空中,它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中天”指的是塔灯所在的高度,“半倚”则形容塔灯倾斜地悬挂在空中。“寥泬”和“郁萧”分别形容天空的空旷和塔灯的庄严。 2.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七层灵焰自照,万里劫风不吹”意为:七层的灵焰自行照耀,万里的劫难之风也吹不动它们。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塔灯高高矗立的样子。“烽信断无泽国,神光恰似天池”,意思是:烽火信号断绝了泽国,那神光却像天上的瑶台一样美丽。此句中,烽火与神光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答案】
这首诗是岳珂的作品《塔灯六言四绝(其三)》,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场景的观察和感受。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中天半倚寥泬,大帝高居郁萧。已讶流铃掷火,还疑绛节来朝。 - 中天半倚寥泬:描述了天空中的某个时刻,天空显得非常开阔和清澈,中天半倚表示天空的一半处于下界,形容天空广阔无垠,寥泬则形容天空空旷、寂静。 - 大帝高居郁萧:描述了一个威严的人物或事物位于高处,显得高贵而庄严
诗句: 碧落星移象纬,红光影射鲛宫。 译文: 在宁静的夜空中,北斗七星缓缓移动,仿佛是天上的星辰在指引方向;而远处的宫殿,被红光映照得如同神话中的仙境。 注释: 1. 碧落星移象纬:描述了夜晚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变化,象征时间或季节的变迁。 2. 象纬:古代天文观测中用“象”来表示天象,用“纬”来表示地理方位。 3. 红光影射鲛宫:将宫殿比作深海中的宫殿,强调其神秘和壮丽。 4. 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