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端明去外台,修途松盖属谁栽。 仁心既许推仁政,玉笋清班趁早排。
注释: 1. 端明:指唐玄宗,这里泛指朝廷。外台:官名,御史台的别称。 2. 修途松盖:形容山路崎岖,松树枝叶茂密如盖,比喻路途艰难。 3. 仁心:指皇帝有仁爱之心。推仁政:推广仁爱的政治。 4. 玉笋清班:比喻朝中官员年轻、英俊。趁早排:指早早地安排、提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的看法和期待。 首句“一自端明去外台,修途松盖属谁栽?”诗人以“端明”一词
注释: 莫言种木事平平,多少行人上玉京。 这两句诗是说,不必担忧种植木材的事情平平无奇,因为有很多行人都去上了玉京。 岂惮炎途依密荫,云天大芘尽蒙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难道担心炎热的道路需要依靠密集的树荫来遮荫,天空中的巨大树荫已经全部覆盖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和茂盛,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他也通过对行人上玉京的描述
【注释】 和骆萝宪分水岭诗: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律诗,借对分水岭的描写抒发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 照人风骨清如玉,振祖家声远若雷。 想对旅窗贪读易,不知门外使车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给他的好友骆宾王的诗。骆宾王在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6年),任长安主簿,后升任侍御史。他为官正直、敢于直言,因得罪武则天被罢官。后来,他东游江淮一带,与李白、贺知章等交往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