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烟灵洞远,未羡三茅山。 柏子得妙见,梅花有奇攀。 虽无金碧丽,高士昔所关。
【注释】 灵洞: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下洞:指隐居在深山的隐士。 柏子:柏,即柏子树,柏子,柏子的果实,古人认为柏子能明目,故称柏子。得妙见:意谓得到高深的见解。见:见解,见识。 梅花:这里指梅花之花。有奇攀:意谓有独特的攀缘方式。攀:攀援,攀附。 金碧丽:用黄金和宝石装饰华丽、富丽堂皇。关:关联,关系。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作者任夔州司马期间。诗人因避“居易”讳而不直呼白居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思想主旨、语言和写作特色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下洞”是题目,点明诗题,写景抒情兼用。“天香亭下影婆娑”是首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写出了“天香亭下”的景象。“四畔高林结绿萝”是颔联,“高”“结”二字用得极妙;“绿萝”,一种植物。“云外飞仙不曾见”是颈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