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溪僻好只吟诗,此意还须识者知。 自古岛郊贫彻骨,诗逢穷处始为奇。
注释:在偏僻的渔溪边吟诗,这种诗意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明白。自古以来,贫瘠的岛郊穷困之极,但当诗歌遇到贫困的时候才会显得奇特、不平凡。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与追求。他认为,只有在贫穷和困苦的环境中,诗歌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升华。因此,他选择在偏僻的渔溪边吟诗,以表达他对这种独特环境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他也强调了只有真正懂得诗歌的人才能体会到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渔溪的描绘
《吟诗》 一日吟成九首诗,旁人都爱少瑕疵。 直须作到无人爱,始是我诗长进时。 注释:我一天能写九首诗,别人都称赞我诗作没有缺欠。直到有一天,没有人再欣赏我的诗了,那时我才知道我真正地进步了。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一日九诗”自况,抒发自己高傲自大、恃才傲物、孤芳自赏的心态。 一、二句“一日九诗”,言其才华之高,诗作之多,且质量上乘。三、四句承上启下,说即使如此,也只能算是小有成就
【解析】 1.“颂”:指诗。“椒词”:本指《诗经》中的《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这里指代女子的诗歌。“咏絮才高羡谢娘”:意思是说女子的咏絮之才比女子的才华更让人羡慕,这里的“谢”应为“谢氏”,即谢道韫。2.“韵谱”:泛指韵书。此处应理解为诗歌的韵律。“应”:应对、应答。3.“檀郎”:指男子。4.“双声”:指诗词中同音字押韵;“脱稿”:指诗词完成。5.“颂椒词”:颂扬女子的诗歌。6.“应”: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