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条瘦肋,八千万里修程。
春草明年又绿,朝趋夜秣幽并。
题瘦马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十五条瘦肋,八千万里修程。
春草明年又绿,朝趋夜秣幽并。
【注释】 1.瘦马:一匹瘦弱的马。 2.一十五条:指马的肋骨数。 3.八千万里:指长途跋涉的路程。 4.朝趋夜秣:早上赶路,晚上喂养牲畜。 5.幽并:即幽州、并州,泛指边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匹千里马的辛勤奔波。首句“一十五条瘦肋,八千万里修程”写马的骨架,突出了这匹千里马的骨架瘦削。二、三句“春草明年又绿,朝趋夜秣幽并”,点明时间,说明这匹千里马在春天又开始新的行程,日夜不停地奔波着
注释:是谁在草野间写下了骏马,它行走万里骨骼如山。 它没有其他特殊技能,只是白白占据君王十二分闲暇。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的《题瘦马图》一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身经百战、驰骋沙场的老马的赞美之情。首句“谁写骅骝草野间”直接指出是诗人自己创作了《题瘦马图》,而“草野间”则暗示了老马的出身并非高贵。次句“身行万里骨如山”,则描绘了老马历经万里,其骨骼如同山脉一般坚硬,形象地表达了老马的坚韧与无畏
《题瘦马图》是宋代画家龚开的一幅作品,画面描绘了一匹从天而降的骏马,其形态奇特、气势磅礴。这首诗通过描写这匹神奇的骏马,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与感慨。 诗的前两句“万里沙场踏雪还,凌然病骨箭痕斑”描绘了这匹神马从天而来,其经历的艰辛和战斗的激烈。它曾经在战场上驰骋,历经沙场之苦,如今却因病痛而显得疲惫不堪。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这匹马的非凡气质
《题瘦马图》之诗韵与画境 玉塞三千里,天闲十二重。这是明代刘崧《题瘦马图》中的诗句,以豪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玉塞,意指边远之地,三千里,形容辽阔的地域;天闲,则描绘了十二个层次分明的天空,象征着天地间的广阔和深远。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壮阔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透露出他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情感。 “惟应霜骨出,识得是飞龙。”这句诗意蕴深长,诗人通过飞龙的形象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可从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角度思考,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题瘦马图:瘦马图。瘦马是古代一种名马,体形矮小,毛色枯槁,不肥壮,故称“瘦马”。瘦马多用来载运军需物资。此诗为诗人咏叹瘦马之苦。 当年毛骨耸奇雄,曾奋沙场百战功。 当年(即早年)瘦马毛骨挺秀健壮,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万里渥洼归未得,却将憔悴托秋风。 虽然千里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