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已办上元晴,入夜敲檐又雨声。 天下更无灯可赏,云头应是月孤明。 遥知日甸惊回禄,未用星桥诧太平。 旅舍一枝梅在烛,照人红影十分清。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析: 1. 东风已办上元晴: 这句表明天气在元宵节前已经变得晴朗,通常上元节(灯节)期间会有雨,但这次似乎没有。 2. 入夜敲檐又雨声: 到了夜晚,虽然天气晴朗,但雨水仍旧敲打着屋檐,发出声音。 3. 天下更无灯可赏: 由于雨水的原因,整个城市都看不到灯火辉煌的景象。 4. 云头应是月孤明: 天空中的云彩可能因为雨的缘故显得更为明亮。同时,月亮因为雨水的影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元宵雨》。全诗如下: 元宵雨 穷人不谋欢,元夜如常时。 晴雨均寂寞,蚤与一睡期。 朱门粲灯火,歌舞临酒池。 酒阑欢不足,九街恣游嬉。 前呵惊市人,箫鼓逐后随。 片云头上黑,翻得失意归。 注释:穷人在元宵节也无欢乐,像往常一样。晴雨都一样让人感到寂寞,早早就睡了。华丽的门楼点着灯光,歌舞在酒宴中进行。酒宴过后欢乐还不够,人们在街上任意游逛。前面的人吹笛打鼓吓到了市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元宵雨”是题目,点题之意,“三五元宵节,连年气候同”,“三五”,指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即元宵节),“连年气候同”,意思是说连续多年天气都像这个元宵节一样,没有变化。颔联“漫天来暮雨,吼地起南风”,意思是说是元宵时节,忽然下起了暴雨,刮起了一场狂风。“灯火楼台寂,笙歌巷陌空”,意思是说是元宵夜晚,街灯、楼台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