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风尘久不开,晚寻云水到天台。
如何更下章安浦,缥缈山城首重回。
下章安杜渎七首
相关推荐
下章安杜渎七首 石柱山前烟在川,金鹅浦口浪黏天。 北人凄断南人笑,愁水愁风最可怜。 梦寐家山老岁华,何时满眼送烟花。 定知难取通侯印,亦许归乘下泽车。 译文: 在石柱山的前端,烟雾缭绕在川流之中,金鹅浦口,波浪汹涌,仿佛粘满了天空。北方的人在这里感到凄凉,南方的人却以此为乐。梦中回到了家乡,望着满眼的花火,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知道自己无法获取通侯之印,但也愿意乘坐下泽的车归乡。 赏析:
下章安杜渎七首 帆落秋风泊暮滩,月生潮上客心闲。 海门南望天侵水,左直金鳌驻跸山。 注释:船在秋风中缓缓停泊在暮色中的河岸,月光从江面升起,映照出我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我站在海门前,向南望去,天空与江水相接,左边有座金色的山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古代帝王的行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怀念家乡的景色和过去的岁月。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第一首: 石柱山前烟在川,金鹅浦口浪黏天。 北人凄断南人笑,愁水愁风最可怜。 - 诗意解读:诗人通过描述石柱山和金鹅浦口的景色来唤起读者的视觉感受,同时表达了对北方和南方人民情感状态的差异,以及因愁水愁风而产生的深切同情。 2. 第二首: 帆落秋风泊暮滩,月生潮上客心閒。 海门南望天侵水,左直金鳌驻跸山。 - 诗意解读: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
平生顾挹山阴道,种竹栽花越水东。 海角天涯心未稳,吴头楚尾信难通。 译文: 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种下竹子和花朵,享受着家乡的美丽风光。 尽管身处天涯海角,但我的心依然安定,尽管面对吴地和楚地的复杂形势,我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宽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平生顾挹山阴道”描绘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与留恋
梦寐家山老岁华,何时满眼送烟花 定知难取通侯印,亦许归乘下泽车 诗句释义:在梦中回想家乡的山川和逝去的岁月,家乡的景色在梦境中历久弥坚,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看着满眼的烟花绽放。深知仕途艰难,难以取得高官厚禄,也允许我乘坐低洼的车辆回家。 译文:在梦中回想家乡的山川和逝去的岁月,家乡的景色在梦境中历久弥坚,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看着满眼的烟花绽放。深知仕途艰难,难以取得高官厚禄
【注释】 下章安:即《下江陵》,作者为元结、张蠙、徐凝等。安杜渎:即《安杜曲》。杜,地名。唐时属江南道宣城郡。 秋声:指秋天的风雨声。风林叶脱,秋风萧瑟,树叶飘落,发出凄切的声响。 拥:包围。 眼明:眼睛明亮。 赋:辞赋。 安仁:南朝宋谢緿字安仁,有《九日从叔文府君游南山》诗。宋玉:战国时期楚辞作家。《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 【赏析】 首联写景。“风林叶脱减秋声”是说秋风扫过树林
诗句译文: 饥来驱我几何厌,尘务萦心更可嫌。 不似陶潜恋松菊,未闻胶鬲举鱼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怀念家乡的景色和过去的岁月。诗中通过对比陶潜与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于自然、简朴生活的赞美。 关键词解释: - 饥来驱我: 指作者因饥饿而被迫离开家去寻找食物。 - 几何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