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麟阁云台后,直到凌烟不乏人。
唐突汉唐今日是,元勋唯有一师臣。
寿太师益公其二
相关推荐
注释:自从在麒麟阁和云台阁中出现后,直到凌烟阁里不断有人才。唐突汉唐今天的是,只有元勋的臣子才得此殊荣。 赏析:这首诗是对唐代名将李靖的评价与颂扬。诗中通过对比,赞扬李靖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李靖的敬仰之情
释义: 向来群议几纷纭,决策和戎断若神。 谈笑之间了天下,诚方前古有何人。 注释: 寿太师益公其二 —— 指杜甫《秋兴八首》中“云间何所有,万里一孤城”之句。寿,祝寿。太师,宰相官名。益公,指裴度(字明府)等。其二,指第二首。 向来群议几纷纭 —— 以前大家争论不休,议论纷纷。 决策和戎断若神 —— 做出决定,平定叛乱,如同神一般。 谈笑之间了天下 —— 谈笑之间就能平定全国。 诚方前古有何人
淮北淮南应战场,只今春草饱牛羊。 注释:在淮北和淮南的战场上,现在已经是春天,草地绿茵茵,牛羊吃得很饱很饱了。 译文:淮水之北、淮南之南,当年应战的地方现在已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草木茂盛,牛羊肥壮。 赏析:诗人通过对淮北淮南应战场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的痛惜之情
寿太师益公其二 自古以来,朝廷中不乏忠良之臣为国家效力。自麟阁云台后,直至凌烟阁中,名将辈出,功勋卓著者不计其数。如今,汉唐盛世之际,我们有幸得以瞻仰这一份荣耀与尊敬。让我们向这些为国家付出巨大努力的元勋们致敬,感谢他们为国为民所做出的贡献。 注释: 1. 圣皇:指皇帝或君主。 2. 七十春秋:指七十年的时光。 3. 相邦:古代官员的称呼,此处指太师。 4. 六騩:一种马匹。 5. 凌烟阁
注释:晋公的外貌谁人能画得出来?曹霸的丹青技艺与世不同。 头上进贤何足道,至尊书赞古来无。 赏析:首联写晋公的外貌难以描绘,曹霸的丹青技艺超群出众。颔联写晋公的功绩无人能够称赞,即使是头上进贤这样的荣誉也不足挂齿,因为晋公的尊贵地位和卓越功绩已经达到了极致,无需再添加任何赞誉之词。颈联写晋公的崇高地位和卓越功绩是古人无法比拟的,所以即使有人为他书写赞歌或碑文,也无法与之相比
【注释】寿:祝贺。太师:官名。益公:张说(公元667-731),字子安,河北文安县人。唐玄宗时为相,封燕国公。卒后,谥号“文”。《全唐诗》存张说诗三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宰相张说在开元初年的政绩的颂扬,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感情。首句写张说居相位时,皇帝对他极为尊敬,每次入朝都亲自斋戒,表示对他的敬意。第二句说他门下有众多宾客,他们纷纷前来拜谒他。第三句写张说已年过花甲,却仍能以高才大略辅佐皇帝
这首诗赞美了太师益公的功绩。首句“庆源衮衮益光华”,描述了庆源(今山东济南市)繁荣的景象和益公的显赫地位。次句“闻道诸孙总称家”,表达了太师益公的子孙都继承了他的才华和品德,各有成就。第三句“活却生灵千百万”,描绘了益公为百姓所做的贡献,使无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最后一句“阴功天报的无差”总结了益公的功德,上天给予了公正的回报。 关键词注释: 1. 庆源: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 2. 衮衮
注释:无论在南北,还是在东西,到处都唱着歌谣,表达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要真正了解太平的真面目,只有等到丰收的年头,才能听到赞美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颂扬太平盛世和丰年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南北西东各地人们共同歌唱太平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对丰收年头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太平盛世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表达了对太师益公的敬仰之情。 年年腊尾庆生申,共祝槐庭过万春。 注释:每年腊月结束时庆祝生日,一起祝愿槐庭(即宫廷)度过万春。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庆典的画面,表达了人们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 天使长生辅真主,人间不用说庄椿。 注释:天使们守护着长生的真主,人们无需提及长寿的椿树。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传达了对太师益公的敬仰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残生无似辱甄收”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被朝廷征召为官的遗憾和无奈。"残生"指的是生命即将结束,"辱甄收"则暗指自己如同被遗弃之物一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录用。 2. “正作儒官已过优”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作为儒家学者身份的自豪以及与儒官身份相比所感受到的落差。"儒官"是指古代以儒学为官的士人,而"过优"意味着虽然有儒者的身份,但实际待遇并不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