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惊河冻履秋霜,今日金汤古坏墙。 未见主人来北道,但闻群盗去南塘。 忧时我不嗟留滞,访道公能适莽苍。 绛帐早移收岁晚,吟风弄月动衡湘。
诗句解析: 1. “谁惊河冻履秋霜”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惊讶,秋天的霜冻和河水都显得异常寒冷,这象征着国家的现状。 2. “今日金汤古坏墙” - “金汤”通常指坚固的城墙,但此处可能隐喻着国家的防御体系已经破败不堪。 3. “未见主人来北道” - 这句话表明没有见到北方的主人(可能是指朝廷或领袖人物)的迹象,暗示政治上的不明朗和不稳定。 4. “但闻群盗去南塘” -
衡阳一带飞清霜,梅李争春开出墙。 萱草乱生封远岸,柳梢摇影澹回塘。 注释:衡阳的寒霜降临,梅树与李树争相绽放,竞相盛开于院墙之外。萱草在远方的岸边杂乱生长,柳树的枝条摇曳着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景色平静而淡雅。 午从三径春光动,晚看千峰冥色苍。 注释:中午时分,阳光透过三径小道洒下温暖的春光;傍晚时,我独自登上高处,远望千座山峰在暮色中显得幽深而古老。 一止一行皆自得,愤时堪笑屈沉湘。 注释
【注释】和王师中:即答诗,为和李益的《上李司仓》诗。孤节:指坚守气节。汲古门:汲郡(今河南汲县)有一门,相传为汉汲黯所开,后人因称之为“汲古门”。数仞墙:形容门高数仞。朔塞:北方边关。赤县:中国别称。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口。青塘:地名,在今安徽泾县南,为李白与友人游宴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借以自比,表示不慕荣利,志存高远之情怀。首句点明岁寒独守,不畏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