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在山边云半遮,怀人咫尺是天涯。 眼前不见玄都观,空负碧桃千树花。
【注释】 过莆城:经过莆田城。刘后村:即刘克庄,曾任中书舍人。奉寄:敬寄。 【译文】 村庄在山边云彩半遮盖,思念故乡距离咫尺却天涯。 眼前看不到玄都宫,空负碧桃千树花盛开时节。 【赏析】 此诗作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诗人路过莆田之时。时作者已罢官在家闲居,故有“怀刘后村”之语,而刘克庄当时亦为中书舍人,所以诗人便写了这首诗给刘克庄。 首句写诗人来到莆田,看到山边村落,白云缭绕,景色秀丽
注释:我进入洛阳已有十载,声名远播千载。不必再结交耆英社,溧水县前头独有你。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后村的怀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是说诗人已经入洛(指进入洛阳)十年了,而名声却已经传遍千载。这里的“入洛”指的是诗人入京为官,“深衣”则是指穿着深衣,也就是穿朝服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的才学和品德。 三、四句则是说诗人并不需要再结交耆英社(即耆英会
【注释】: 过莆城怀刘后村中书因以奉寄:路过莆田时思念刘后村(刘克庄,字后村)的中书省中书。 扬清激浊流:指朝廷清除奸佞,澄清吏治。 身危肯作稻粱谋:自己处境危险,怎敢谋取禄米和享受富贵? 不从党锢诸贤死,窃禄偷生亦可羞:不肯跟党锢之祸中的贤士大夫们一样殉难而死,苟且偷生,也足以为耻。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借典抒情的七律。 第一句“当日扬清激浊流”,是写作者对当时政治风气的评价
注释: 模楷从来属李膺,皋比授业我何能。 倚墙甚欲重参请,恐累龙门不敢登。 译文: 模子和楷书向来都是属于李膺的,而我有什么资格去接受他的指教? 我很想再次拜他为师,但害怕连累到龙门山不能攀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拜访刘后村之后写的,表达了他对刘后村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首句“模楷从来属李膺”,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模子和楷书都是属于李膺的,这表示了诗人对刘后村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