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遇九江秋,引睇庐山不及游。 行役今朝垂欲到,无端牵制又回辀。
注释: 想庐山三首:指作者回忆在庐山的生活。 昔年曾遇九江秋,引睇庐山不及游。 昔年(往年):指作者过去的日子。 九江秋:指秋天的九江风光。 引睇:凝视的意思。 不及:不如。 游:游览。 行役:旅行、出差。 今朝:今天。 垂欲到:即将到达目的地。 无端:无法预料,无缘无故。 牵制:阻碍、约束。 回辀:掉转车头。 赏析: 这首五律诗是诗人在一次出行途中写下的。他回顾了往昔在九江度过的一段生活
《想庐山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韦骧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因尘事相邀而未能如愿以偿的遗憾。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的分析: 1. 诗句释义: - 访水寻山好已迂:意为四处寻找并探访山水已显得迂回。这里的“访水”指的是游览名胜古迹,“寻山”则指爬山涉水。诗人表达了对游览名胜古迹和爬山涉水的热爱,但这种追求显得有些迂回。 - 胜游难必果何如:意味着美好的旅行难以实现,感到无奈
【注释】想庐山三首:指诗人想游览庐山而未得如愿。走遍江南二十州,庐山未到谩悠悠:意指在游览了江南的许多地方之后,还未到过庐山,心里就感到空荡荡的。故知尘事相邀阻,唯想他年取次游:意为因为官场的琐事缠身,所以一直未能去庐山,但一想到将来有空暇时再去游玩,心情就好多了。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首联“走遍江南二十州,庐山未到谩悠悠”,写诗人走遍江南的许多地方,但还没去过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