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愧名邦忝,仍无秀句传。 花光随处好,草色与愁连。 讼少庭常寂,心闲地更偏。 先生肯乘兴,一醉赏风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句子和可以利用的内容中心,然后找出诗句中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最后再回到作品中仔细阅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诗前两句写惭愧之感,后六句写自己的心情和对友人的劝勉。“惭”字是关键。“愧名邦”指愧居名邦(有才之人)之身,而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施展。“忝”,辱,羞
【注释】 节物:指节日时令的景物。边烽:边疆的烽火。幸:幸亏,幸好。名花:珍贵的花卉。雨堕:像雨一样落下。秀树:美树。云连:像云雾般相连。孤:独自。杯莲:酒杯中的莲花。烛蕊:蜡烛上的火苗。小泰:小安。凝寝:静卧。凝:同“凝”,静止貌。炉烟:香炉里的烟气。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七年(812)春与友人陶谷、贾岛等相会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忧心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