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愧名邦忝,仍无秀句传。
花光随处好,草色与愁连。
讼少庭常寂,心闲地更偏。
先生肯乘兴,一醉赏风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句子和可以利用的内容中心,然后找出诗句中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最后再回到作品中仔细阅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诗前两句写惭愧之感,后六句写自己的心情和对友人的劝勉。“惭”字是关键。“愧名邦”指愧居名邦(有才之人)之身,而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施展。“忝”,辱,羞。“已愧名邦忝”一句中的“已”,是已经的意思;“愧”,惭愧的意思;“忝”,耻辱的意思;“二老”指贾陶二老。“仍无秀句”句中的“仍”,仍然的意思;“秀句”:优美的诗篇,这里代指自己的诗作。“传”,流传。“无秀句传”意思是没有优秀的诗篇流传于世。“花光”句中的“花光”,指花木的光辉或色彩;“草色”指草木的颜色;“草色与愁连”的意思是草木的色彩跟忧愁相联系。“讼少”句中的“讼”,诉讼;“庭”,庭院;“讼少”意思是诉讼少了。“心闲”句中的“闲”,闲暇、清闲的意思;“地更偏”意思是更加偏安一隅;“地更”句中“更”是更加的意思;“地更偏”意思是更加偏安一隅。“先生”句中的“先生”,对对方的敬称。“肯乘兴”,意思是肯趁兴致。“赏风烟”的意思是欣赏自然风光。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后的无奈之情,也表现了他的旷达胸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

和贾陶二老二首(其一)

已愧名邦忝,仍无秀句传。

花光随处好,草色与愁连。

译文:

我已经感到羞愧的是愧居名邦(有才之人)之身,然而我的才能并没有得到施展。没有优美的诗篇流传于世。

花草的光华随时到处都是好的,而草木的颜色与人的忧愁相联系。诉讼少了庭堂就更加清静了,心闲地就更偏安一隅。先生肯趁机兴致,我愿一醉欣赏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赏析:

这首诗为酬答好友贾泽所做。贾泽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诗人在送别贾泽时写了这首诗,以抒解他的离愁别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