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诵亲征诏,戈矛与子偕。
叛徒三鼓竭,凯奏八音谐。
上主开宣室,群公拥泰阶。
惭无经济学,感激漫装怀。
酬邦鉴见和
恭诵亲征诏,戈矛与子偕。
叛徒三鼓竭,凯奏八音谐。
上主开宣室,群公拥泰阶。
惭无经济学,感激漫装怀。
译文:
恭敬地朗诵皇帝的亲征诏书,我和你一同拿着武器。
叛徒在三鼓之后力尽而败,我们奏响了和谐的八音。
皇帝在宣室殿打开门迎接我,群臣们簇拥在殿堂台阶上。
我因为没有经济才能感到惭愧,内心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注释:
- 恭诵:恭敬地朗诵。
- 戈矛:指兵器。
- 子偕:与你一同。
- 叛徒:指敌人。
- 三鼓:指三次敲击战鼓。
- 凯奏:胜利后奏乐庆祝。
- 上主:皇帝。
- 宣室:指宣帝的宫殿。
- 泰阶:指天子的高台,也指朝廷。
- 经济学:指经济治理的能力或知识。
- 装怀:内心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于皇帝亲征诏文的喜悦与自豪之情的作品。首句“恭诵亲征诏”,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亲征诏文的恭敬和喜悦之情。接着,“戈矛与子偕”,描绘了自己和皇帝一同拿起武器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接下来的内容,则描述了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和平景象:“叛徒三鼓竭,凯奏八音谐。”这句话中的“叛徒”指的是敌人的失败,“三鼓”则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计时方式,表示战斗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凯奏八音谐”则描绘了战争结束后,人们奏乐庆祝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和平与喜悦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对皇帝的赞美:“上主开宣室,群公拥泰阶。”皇帝在宣室殿打开门迎接自己,群臣们簇拥在殿堂台阶上,这种场景充满了荣耀和尊敬。最后一句“惭无经济学,感激漫装怀”则表达了作者虽然没有经济治理的能力或知识,但内心仍然感到感激和敬佩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战争、胜利和皇帝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