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叹物华迟,春信孤根独早知。
未到书云十五日,已看缀雪两三枝。
寒香宛是临风好,冷艳还于照水宜。
莫待江头千树暗,只今携酒正当时。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
相关推荐
【注释】: 今年共叹物华迟,春信孤根独早知。——今年,指冬至的这个季节。物华迟,指万物萧条。春信,指春天的信息。孤根,比喻梅花,这里指梅花。早知,知道梅花先开。 未到书云十五日,已看缀雪两三枝。——书云,书信。十五日,指冬至那天。已看,看见。缀雪,指梅花的花瓣像缀满雪珠。 寒香宛是临风好,冷艳还于照水宜。——寒香,指梅花散发的清香。宛是,好像。临风,迎风。好,适宜。冷艳,形容梅花的花色洁白而美丽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1. 天寒袖薄竹光侵:天气寒冷,衣袖薄弱,竹叶的微光透入衣中。这一句描绘了冬至时节的寒冷和衣物的薄弱。 2. 溪转桥横草阁深:溪流蜿蜒,桥横跨其上,而草阁位于桥边显得深邃幽静。这句描写了自然景观中的桥与溪,以及与之相邻的草阁。 3. 妃子定应来月窟:想象中,美丽的妃子应该会来到月亮的洞穴中。这里的“月窟”通常指的是月亮的明亮之处,用来形容月亮的美。 4.
【注释】: 1. 南人惯识:在南方的人习惯了。 2. 北客:北方的客人。 3. 胜旧知:比过去更熟悉了。 4. 粉图:画好的花。 5. 饧(táng)糁(sǎn):糖和面。 6. 粘枝:把糖沾在树枝上。 7. 天饶:自然赋予。 8. 新妆:新的妆容。 9. 佳句:优美的诗句。 10. 横笛:吹箫。 【赏析】: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注释】: 霜威日夜侵:霜寒的威力,一天到晚都在侵袭着。 肯教飞蝶到深深:不肯让蝴蝶飞到深深的花丛中。 六花漫尔呈三白,一萼居然映万林:六种花在盛开时,各自有白色的花朵,而一朵梅花却能在万木丛中显得格外美丽。 软玉香冰空自恼,芳心愁思遣谁禁:柔软如玉,洁白如冰,却因为自己的芳香而烦恼;内心充满了愁思,却没有人可以倾诉心中的苦闷。 市桥江路风流别:在市桥江路上,分别的场景充满了浪漫的气氛。
【注释】 1、强韵:指诗的韵律。 2、疏林:稀疏的树林。 3、酒半:饮酒过半时。 4、然烛:点燃蜡烛。 5、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莫愁花开得多么高远,且看那水族蛟龙在花间穿梭。 6、冠冕众芳归独步:众花争艳,唯独梅花独自傲然独立,不与群芳为伍,犹如官宦显贵。 7、固应:本来应该。 8、桃李:比喻人,泛指同辈。 【赏析】 《和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梅花为题
【注释】 冰围风战雪交侵(冰:形容梅花的洁白,也象征着严寒),方是春工属意深(春工:指春天的使者——梅花)。绿萼(萼:花萼,即花托)已开栽乐谷,一枝那得寄芗林(乐谷、芗林:都是古代诗人用以称誉梅花的地方)依然照水如相媚(依旧:还是。照水:倒映在水上。相媚:互相妩媚)粲者巡檐也未禁(粲:同“灿”,明亮的样子。巡檐:在屋檐下行走。也未禁:还不允许禁止)。香白檀心谁解赋,赖公戛玉更摐金(香白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好花不恨好诗迟:形容好花不需要诗歌来赞美,自有其独特魅力。这里的“迟”可能指的是诗歌创作需要时间,但好花无需等待,已经展现出它的美丽。 - 国色须蒙国士知:这里的“国色”指的是国家的美丽,而“国士”则是指国家的栋梁之才。诗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美丽需要国家的人才来发现和欣赏。 - 漫比玉容歌璧月:这里用“玉容”和“璧月”来形容梅花的美丽,仿佛在歌唱月亮一样
【注释】梅花:一种落叶灌木,开有清香的花朵,品种甚多。 使:使动用法,让……受。 靓:美好。 调护:调养护理。 莫教:不要。 姑射:传说中的山名,相传为西岳华山的别名。 辟寒金:用冰做成的盾牌。 【译文】 梅花让我爱不释手,两鬓染霜却更加喜爱它的孤高、清秀。 腊月里梅枝结满了花蕊,腊月之后,满树的梅树枝干苍劲挺拔。 不要让它三度飘落,再写一千首绝句来表达赞美之情吧!
诗句如下: 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 此诗出自宋代诗人胡寅的《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梅花盛开的季节里赴约与友人共赏梅花的情景。通过对比“好花”与“好诗”,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下面是对这首诗词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的制作说明: 1. 翻译: - 诗句“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
【注释】 梅花:指腊梅。季父:作者的表兄,字季父。 开后:梅花开花之后。后:指腊月。 骚人:诗人。 回岁律:回到岁末。岁律:一年之始,岁首,岁首之时。 华色:花的颜色。掞:盛放。儒林:古代学者聚集之处,这里指书院。 白:白色的词句。词:诗歌的一种体裁,此处应为"诗"。 幽香:淡淡的香气。禁:禁止、阻止。 美名:美好的名声。 无玷染:没有玷污。 腊梅:即腊梅,腊月开花的植物,有清香。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