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开后苦寒侵,为与骚人托契深。
可但风光回岁律,更分华色掞儒林。
欲歌白雪词难和,试挽幽香力尚禁。
等是美名无玷染,腊梅何事色如金。

【注释】

梅花:指腊梅。季父:作者的表兄,字季父。

开后:梅花开花之后。后:指腊月。

骚人:诗人。

回岁律:回到岁末。岁律:一年之始,岁首,岁首之时。

华色:花的颜色。掞:盛放。儒林:古代学者聚集之处,这里指书院。

白:白色的词句。词:诗歌的一种体裁,此处应为”诗”。

幽香:淡淡的香气。禁:禁止、阻止。

美名:美好的名声。

无玷染:没有玷污。

腊梅:即腊梅,腊月开花的植物,有清香。

【赏析】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写梅花为主,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不辞开后苦寒侵”,表明在寒冷的冬季,依然选择盛开梅花,不怕严寒侵扰。这体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以及高洁的情操。

次句“为与骚人托契深”,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骚客之间情谊深厚的认同,认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如同梅花一般坚韧不拔。

第三句“可但风光回岁律”,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更在于它带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这种享受不仅体现在它的美丽,更体现在它所传递的精神内涵上。

第四句“更分华色掞儒林”,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文人骚客心中的崇高地位。梅花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成为了文人抒发情感、寄托哀愁的重要象征之一。

最后一句“等是美名无玷染”,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梅花的美丽和高尚品质让它成为了许多文人骚客心中的榜样,而诗人本人也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这首诗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梅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文人精神的追求。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向自己的朋友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