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澧春风拂马鞭,客愁何事四无边。
于今榛棘三州地,自昔坻京百姓天。
安得鸣鸡连比屋,空馀归雁落平川。
一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句的内容、思想主旨及语言风格等进行分析。本诗的注释是“过鼎澧”,意为经过沅水和澧水一带。“沅澧春风拂马鞭”的意思是:沅水澧水两岸,春风拂动马的缰绳。这是写诗人行经沅水与澧水之间的景色,用“春风”“马鞭”作比,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客愁何事四无边”,这一句写诗人旅途中的羁旅行役之愁。“四无边”即“无边无际”,“四”通“斯”。这里指诗人在沅水、澧水之间行进时,不知何处是尽头。“于今榛棘三州地,自昔坻京百姓天。”意思是至今沅水澧水一带仍然是荆棘之地,而往日的京城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两句中“榛棘”、“三州”、“坻京”、“百姓”都是名词,分别指代不同的地名,也暗指不同的政治状况。“安得鸣鸡连比屋,空余归雁落平川。”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那报晓的声音,让天下百姓都能听见?什么时候才能有信使归来,告诉天下百姓好消息?诗人以“鸣鸡连比屋”和“归雁落平川”为喻,希望统治者能够体恤百姓疾苦,及时发布政令,传达喜讯。“一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意思是:举起酒杯来祭奠屈原的魂魄,同时欣赏桃花的美景。“桃红李白”,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相思》,原意是借桃花红李花白比喻女子的美丽,这里是说,即使不能像杜甫那样祭奠屈原的魂魄,也要借赏花吟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哀痛。“一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屈原最深切的感受。结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仍然要积极进取,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心。
【答案】
译文:沅水和澧水岸边,春风轻拂着马缰。我为何有如此多的羁旅之愁呢?如今我行经的都是荒凉的荆榛之地,
而昔日京城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那报晓的声音,让天下百姓都能听见?什么时候才能有信使归来
,告诉天下百姓好消息?举起酒杯来祭奠屈原的魂魄,同时欣赏桃花的美景。一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赏析:
首联“沅澧春风拂马鞭,客愁何事四无边”。意思是:沅水和澧水两岸,春风拂动马的缰绳。这是写诗人行经
沅水与澧水之间的景色,用“春风”“马鞭”作比,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客愁何事四无边”,这一句写诗人旅途中的羁旅行
役之愁。颔联“于今榛棘三州地,自昔坻京百姓天。”意思是:至今沅水澧水一带仍然是荆棘之地,而往日的京城却是百姓
安居乐业的地方。两句中“榛棘”、“三州”、“坻京”、“百姓”都是名词,分别指代不同的地名,也暗指不同的政治状况。
颈联“安得鸣鸡连比屋,空余归雁落平川”。“鸣鸡”是报晓之声,“比屋”是连成一片的意思;“归雁”则是从远方飞回
来的信使。这两句话是希望统治者能够体恤百姓疾苦,及时发布政令,传达喜讯。尾联“一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
意思是:举起酒杯来祭奠屈原的魂魄,同时欣赏桃花的美景。“桃红李白”,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相思》,原意是借桃花红
李花白比喻女子的美丽,这里是说,即使不能像杜甫那样祭奠屈原的魂魄,也要借赏花吟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哀痛。“一
觞莫酹怀沙魄,且对桃红李白传”,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屈原最深切的感受。结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能实现自己
但仍然要积极进取,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