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清绝似幽人,苦耐冰霜不爱春。
蜡蕊轻明香万斛,黄姑端的是前身。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相关推荐
【注释】 此:这。腊梅:即蜡梅花,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果实。蜡梅在寒冬中开放,清香四溢,是冬春之交的名贵花卉。 苦耐:忍受。 冰霜:指严冬。 黄姑:指黄菊,又称黄华、金英。 端的:正是。 【赏析】 这首七绝写蜡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清绝幽人,香气袭人,与前两句诗相呼应。全诗构思精巧,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诗人用“清绝”形容蜡梅,用“苦耐”描写蜡梅,以表现其不慕名利、孤洁傲岸、凌寒开放的高尚品质
【注释】 1. 点缀:装饰。 2. 何曾:如何,怎样。 3. 化人:花开花谢,随缘而化。 4. 密房:指腊梅花密密层层的花房。 5. 定应:必定是,一定。 6. 昔与:曾经与,与……一同。 7. 江梅:指腊梅花。 8. 友:朋友,伴侣。 9. 惹:引起。 10. 清香:指腊梅花的香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腊梅的佳作,诗人通过腊梅花的香气和美丽的形态,来表达自己对腊梅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对《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并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读及翻译 1. 袂剪黄罗亦可人:用黄罗制成的衣袖如同可人之物,形容女子的装扮或风采。 2. 君诗剩觅小园春:你的诗歌还在寻找春天的气息,意指诗人仍在寻找灵感创作。 3. 最怜丈室铜瓶里:在宽敞的书房(或称为“丈室”)中,独自面对着维摩诘居士的形象,似乎身患重病。 译文 袖口剪裁黄色罗衣也可爱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黄姑侍女两三人,散作名家不嫁春。 仙桂飘零篱菊尽,香容付与雪中身。 注释: 1. 诗句“黄姑侍女两三人”中的“黄姑”指一种植物,其侍女指花朵;“两三人”表示数量不多。 2. “散作名家不嫁春”中的“散作”意为随意散落或分散开来;“名家”指有名的花;“不嫁春”表示不依附春天的繁华。 3. “仙桂飘零篱菊尽”中的“仙桂”指传说中的仙树桂花;“篱菊尽”表示菊花凋零殆尽。 4.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日暮天寒倚竹人,淡妆别有一般春。 紫橐深贮香无限,金缕初裁稳称身。 注释:在日暮天寒的时候,我依靠着竹子沉思。淡妆的蜡梅展现出一种特别的春天气息。紫色的蜡花深深地蕴藏着香气,金色的丝带开始裁剪,它能够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身体。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腊梅盛开的美丽画面。诗中“淡妆别有一般春”一句,不仅赞美了蜡梅淡雅的妆容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唐仲友诗作赏析 1. 山麝时时暗袭人,蔷薇露湿满枝春。 - 注释:山麝时常悄然逼近人类,使人心有所动;蔷薇花露水沾湿了树枝,春意盎然。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山麝的悄然接近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而蔷薇花露水的沾湿则增添了春日的清新与活力。 2. 若教粉蝶知音耗,应怨韶华枉误身。 - 注释:如果让粉蝶知晓它们的伴侣已经离开,它们应该会怨恨青春的流逝
第一句“的皪光明色照人”,形容腊梅盛开时的明艳和美丽,色彩明亮照耀众人。 第二句“枝头已有十分春”,指腊梅花开满枝头,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 第三句“我惊唤作菩提树”,用腊梅的香气使人想起佛经中的故事,将腊梅比作菩提树。 第四句“为是如来幻化身”,强调腊梅的美丽和芬芳,就像佛祖在人间的形象,虚幻而又真实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一首咏物诗,寄寓诗人情感与哲理 1. 诗歌原文 不管江梅妒杀人,壶中日月已先春。 恰如姑射神仙子,野服高闲物外身。 2. 诗句释义 - 不管江梅妒杀人 - 壶中日月已先春 - 恰如姑射神仙子 - 野服高闲物外身 3. 译文对照 - 不管江梅妒杀人 译文:我不管江边的梅花嫉妒我们(的春天到来)。 - 壶中日月已先春 译文:就像壶中的日与月已经领先春天。 - 恰如姑射神仙子
【注】南枝:向南的树枝。金仙:指诗人自己,因为唐代诗人多以“金仙”自称。 长伴:常伴,经常相伴。 带雪:沾着雪花。 熟识:熟悉、了解。 可能:或许。 只有:只有。 赏析: 此诗写梅与诗人的密切关系。诗人对梅花有深厚感情,常常在梅下徘徊吟咏。这首诗写的是腊梅,首句说它长在南枝上,开时带着雪花。第二句说它不招蜂引蝶,没有花间争艳,更显得清高孤傲。三、四两句说,它可能知道诗人的面庞和心肠
蜡梅,别称寒梅、黄腊等,是梅花的一种,因其在严寒中绽放而得名。其花朵呈黄色或淡黄色,香气四溢,被誉为“冷香”。在宋代唐仲友的《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中,作者以蜡梅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1. 只恐幽花取次开:表达了对蜡梅不畏严寒,勇敢绽放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取次"意为任意,随意,诗人用此词来形容蜡梅在严冬中毫不畏惧地开放,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哦诗忍冻几徘徊
【注释】 甚:很,极。陪君:指陪伴朋友饮酒。 酒瓮开:指酒兴正浓,欲与友人同饮。 寒侵病骨却徘徊:指因天气寒冷而致病,不能饮酒。 金仙句:比喻好诗妙句。 图得抛砖换玉来:意谓以自己的作品换取他人更好的作品。 【赏析】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此诗首联写诗人想陪朋友喝酒,但因病不能,只能独自饮酒;颔联写诗人虽不辞辛苦地锤炼诗句,但仍然难以成文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为爱凌晨细细开,谁人伴我独徘徊。 朝阳满树无尘滓,寒雀惊窥欲下来。 注释: 蜡梅:一种花卉,花瓣呈黄色或白色。 十五绝:指五首咏物诗。 陈天予:诗人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绘蜡梅花的清晨细开、独自徘徊的情景,以及朝阳满树、寒雀惊窥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蜡梅花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为爱凌晨细细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蜡梅花的喜爱之情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一抹清芬照雪开,六花惊妒亦徘徊。 清香不在江梅后,底事全无驿使来。 注释:在冬日的寒冷里,蜡梅绽放着淡淡的清香,仿佛是在雪地中点亮一盏明亮的灯。这种香气不仅吸引了蜜蜂和蝴蝶前来观赏,更引起了其他花朵的嫉妒与徘徊。然而,这芬芳并非因为蜡梅胜过了其他花卉,而是它独特的品质使得人们更加珍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独特魅力。首先,诗人以“一点轻明照雪开”起笔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宋唐仲友诗词鉴赏 1. 诗篇背景与创作动机 - 宋代诗歌创作风格与特点 - 唐仲友生平简介及其文学贡献 - 蜡梅十五绝创作动机及时代背景 2. 诗句逐句解读 - 首句“几岁岩扃独自开”:表达时间与空间的孤独感 - “何人立马为徘徊”:探讨人物情感与内心活动 - 结句“只因坡谷传佳句,惹得寻春使少来”:反映诗人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3. 译文与注释解析 - 诗句原文与现代汉语对照
【注释】 1.蜡梅:蜡梅花。 2.十五年前,即元丰六年(1083年)。 3.为怜:因怜惜。 4.金蕊:金色的花朵。 5.霜风送月来:指腊月的寒夜中,霜风送来明月。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其时他虽已退居江宁,但仍然关心国事,对新法持保留意见。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金陵寓所所作,借咏蜡梅寄怀。首联“积雪愁阴久不开,为怜花冷故徘徊”,写冬雪封门,百花凋零,唯蜡梅傲然开放。诗人由蜡梅不惧严寒